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华祝作理事会工作报告时指出,2012至2016年期间,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规模快速增长,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业绩;在建核电规模世界,自主三代核电开工建设。
“5年来,我国核能行业开创了核能发展的新局面,为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新的贡献。”张华祝在介绍我国核能行业主要进展时表示,截至2017年3月,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到36台,装机容量347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0台,装机容量2311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三分之一。其中在建的三代核电机组达到10台,装机容量1310万千瓦。
核电建造自主化能力持续提升。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控制棒驱动机构数字化仪控等关键设备,以及大型锻件核级锆材690U型管核级焊材等核心材料,基本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关键设备和材料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国产化率已达85,形成了每年8套左右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我国核电建设工程总承包能力持续提升,成功地实现了多项目多基地同步建设。核电建设安装队伍掌握了多种堆型多种容量的核电建造技术,可以满足同时开工3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需求。在建核电项目质量得到控制。
铀资源核燃料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保证了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北方可地浸砂岩盆地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探明一批大型和特大型铀矿床;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新疆伊犁千吨级绿色铀矿山基地建设完成,绿色经济的可地浸砂岩产能比例达到60以上。铀纯化转化铀浓缩产能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程热调试取得圆满成功。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生产线投料生产,国内首条AP1000元件生产线具备生产供货能力。
积推进核科技创新,核人才培养受到高度重视。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研发和示范工程推进。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已开工建设。此外,在实验快堆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研究堆超大型铀矿地质勘查第三代采铀技术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国产核燃料元件研制乏燃料后处理等领域都取得了一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立了核,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核电厂操纵员培训机制日益完善,已认证的核电厂操纵员超过2000人,可满足近70台机组运行的需要。
核电“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共承建巴基斯坦核电机组6台,其中3台已投入运行;卡拉奇K2K3项目于20152016年先后开工,实现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出口。与英国阿根廷分别签署合作投资建设有关核电项目协议,推动“华龙一号”进入英国阿根廷。与南非土耳其罗马尼亚沙特等国分别签署有关协议,开展核电相关合作。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尼日尔比亚等的铀资源开发合作取得积进展。其中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三的比亚湖山铀矿已于2016年建成投产。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与30多个签订了核能领域合作协议,与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在核电核燃料核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核能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大力加强管理和监督,在完善法律法规谋划行业发展科技创新规范行业行为加强监管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核规划核电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推进《原子能法》《核法》《核电管理条例》《核安保条例》等立法工作,修订《核应急预案》,发布《核文化政策声明》《中国的核应急》,地了核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张华祝在报告中还指出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面临的挑战。一是受日本福岛核事故首堆工程拖期等影响,“十二五”核电规划目标没有如期实现,为保证“十三五”核电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在确保的基础上,保持平稳持续的发展,把握好节奏,避免大起大落;二是正在建设中的AP1000“华龙一号”和即将开工建设的CAP1400是我国未来核电发展的主要堆型,但作为首堆(批)工程,它们的成熟性经济性还需要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是行业的首要任务;三是核能行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如何保持核电与核燃料循环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等环节的协调发展,保持核燃料循环前段与后段的协调发展,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四是经济新常态和重新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核电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2014年以来核电年设备利用小时数持续下滑,三年降幅超过11,是核能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五是公众的接受性是核能发展的重要条件,行业进一步加强公众宣传公众沟通和科学普及工作,为核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成立十年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为本的办事原则,在积研究核能领域重大问题的同时,广泛开展科技奖励人才培养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核能行业健康发展,是核能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民间社会团体,截至2016年12月,协会会员单位已由成立之初的160家增加到408家。
张华祝希望,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协会能坚持新发展理念,把行业发展作为协会一切工作的;坚持服务为本,把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协会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坚持行业代表性,把会员单位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作为协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坚持创新,把有所作为不断进取作为协会的前行动力。
会员大会上,投票选举出了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举行了2016年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4月27日下午召开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次会议上,投票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及任轮值理事长。
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华祝作理事会工作报告时指出,2012至2016年期间,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规模快速增长,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业绩;在建核电规模世界,自主三代核电开工建设。
“5年来,我国核能行业开创了核能发展的新局面,为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新的贡献。”张华祝在介绍我国核能行业主要进展时表示,截至2017年3月,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到36台,装机容量347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0台,装机容量2311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三分之一。其中在建的三代核电机组达到10台,装机容量1310万千瓦。
核电建造自主化能力持续提升。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控制棒驱动机构数字化仪控等关键设备,以及大型锻件核级锆材690U型管核级焊材等核心材料,基本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关键设备和材料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国产化率已达85,形成了每年8套左右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我国核电建设工程总承包能力持续提升,成功地实现了多项目多基地同步建设。核电建设安装队伍掌握了多种堆型多种容量的核电建造技术,可以满足同时开工3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需求。在建核电项目质量得到控制。
铀资源核燃料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保证了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北方可地浸砂岩盆地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探明一批大型和特大型铀矿床;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新疆伊犁千吨级绿色铀矿山基地建设完成,绿色经济的可地浸砂岩产能比例达到60以上。铀纯化转化铀浓缩产能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程热调试取得圆满成功。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生产线投料生产,国内首条AP1000元件生产线具备生产供货能力。
积推进核科技创新,核人才培养受到高度重视。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研发和示范工程推进。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已开工建设。此外,在实验快堆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研究堆超大型铀矿地质勘查第三代采铀技术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国产核燃料元件研制乏燃料后处理等领域都取得了一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立了核,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核电厂操纵员培训机制日益完善,已认证的核电厂操纵员超过2000人,可满足近70台机组运行的需要。
核电“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共承建巴基斯坦核电机组6台,其中3台已投入运行;卡拉奇K2K3项目于20152016年先后开工,实现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出口。与英国阿根廷分别签署合作投资建设有关核电项目协议,推动“华龙一号”进入英国阿根廷。与南非土耳其罗马尼亚沙特等国分别签署有关协议,开展核电相关合作。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尼日尔比亚等的铀资源开发合作取得积进展。其中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三的比亚湖山铀矿已于2016年建成投产。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与30多个签订了核能领域合作协议,与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在核电核燃料核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核能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大力加强管理和监督,在完善法律法规谋划行业发展科技创新规范行业行为加强监管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核规划核电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推进《原子能法》《核法》《核电管理条例》《核安保条例》等立法工作,修订《核应急预案》,发布《核文化政策声明》《中国的核应急》,地了核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张华祝在报告中还指出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面临的挑战。一是受日本福岛核事故首堆工程拖期等影响,“十二五”核电规划目标没有如期实现,为保证“十三五”核电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在确保的基础上,保持平稳持续的发展,把握好节奏,避免大起大落;二是正在建设中的AP1000“华龙一号”和即将开工建设的CAP1400是我国未来核电发展的主要堆型,但作为首堆(批)工程,它们的成熟性经济性还需要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是行业的首要任务;三是核能行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如何保持核电与核燃料循环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等环节的协调发展,保持核燃料循环前段与后段的协调发展,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四是经济新常态和重新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核电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2014年以来核电年设备利用小时数持续下滑,三年降幅超过11,是核能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五是公众的接受性是核能发展的重要条件,行业进一步加强公众宣传公众沟通和科学普及工作,为核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成立十年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为本的办事原则,在积研究核能领域重大问题的同时,广泛开展科技奖励人才培养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核能行业健康发展,是核能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民间社会团体,截至2016年12月,协会会员单位已由成立之初的160家增加到408家。
张华祝希望,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协会能坚持新发展理念,把行业发展作为协会一切工作的;坚持服务为本,把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协会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坚持行业代表性,把会员单位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作为协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坚持创新,把有所作为不断进取作为协会的前行动力。
会员大会上,投票选举出了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举行了2016年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4月27日下午召开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次会议上,投票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及任轮值理事长。